政府信息公开
社会救助解民困 民政关怀暖民心
- 索引号: mzj/2025-00011
-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 发布机构: 民政局
- 组配分类: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标题: 社会救助解民困 民政关怀暖民心
家住麦积区石佛镇咀王村的王某含泪激动地说:“我以为我的人生无望了,是党和政府把我的家庭搭救了。是社会救助好政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温暖,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爱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得以维持下去”。
王某现年49岁,家庭5口人,妻子45岁,长女在市内一家酒店务工,二女儿在新疆上大学,三女儿上高中,王某常年务工,妻子照顾家人,生活虽不是十分富裕,但也不愁吃穿,生活无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4年9月,户主王某被诊断出患结肠癌,需要住院治疗,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妻子身上。村干部在得知此事后,随即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并为其宣传普及社会救助政策,帮助整理准备申请材料,石佛镇于11月将王某家庭按程序纳入了农村整户二类低保进行保障。随着病情的变化,王某先后在西京医院就诊治疗了3次,妻子一边照顾病人一边操心着医疗费用,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开展部门数据比对的过程中发现王某住院花费较大,随即反馈镇、村核查后于2025年1月及时为其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发放救助资金25000元。镇村工作人员在走访入户中叮嘱王某和他的家人,不要灰心,认真治疗和生活,有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一切都会好起来。
对王某的救助,是区民政局不断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麦积区社会救助工作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聚焦困难群众关切,全力以赴强基础、提质效、促发展、惠民生,兜底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主动发现解民忧。聚焦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通过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以主动发现为手段,统筹区、镇、村三级工作力量,积极动员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结对关爱干部、社会组织等多方助力广泛参与,打造了一支基层网格化管理的主动发现网络。同时,大力推广“甘快办”、“掌上民政”、“有困难、扫一扫”等线上救助应用,确保了困难群众“广泛发现、及时救助”。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不断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大与残联、医保、农业农村等部门信息比对力度,对每月反馈的残疾人信息、监测对象患病住院信息、其他居民住院花费较大信息,及时反馈镇、街道入户核查,落实救助政策,确保不落一户一人。目前已将3481名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单人户”施保,脱贫人口纳入各类保障的有7158户18633人,监测对象享受各类救助政策的有2520户 8252人,将3414户11420人低保边缘人口纳入低收入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开展动态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有效防止困难群众返贫致贫,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二是精准落实政策措施,分类救助纾民困。充分发挥“大数据监测比对+铁脚板走访排摸”作用,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排查力度,围绕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因素,以低保边缘人口、重病重残人员、“监测对象等困难家庭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全面落实“就业成本和大额刚性支出扣减、维持生产生活必需财产豁免、低保渐退”等政策措施,确保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目前,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4026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696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10339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7420人,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对象1626人、护理补贴对象410人。
三是创新救助服务模式,温情服务暖民心。积极推行“资金+物资+服务”模式,为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统一采购发放了四季衣物、床单、被套、燃煤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按照不同服务需求,差异化实施帮扶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第三方机构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扫、心理扶慰等专业化服务。在此基层上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每年由区财政列支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一类低保家庭每月开展照料护理服务,开展以来累计服务困难群众15万人次,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赢得了广大困难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认可,为实施乡村振兴打牢了基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麦积区民政局将继续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兜底线、提时效、建机制,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让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